說實在的,藏身巷弄的餐廳如果沒有人引介或是閒來無事亂逛的話,根本沒辦法發現這些有特色的小餐廳。也或許是因為當天工程部主任心情不好想要出門透透氣的緣故,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往台北醫學院附近的吳興街前進,說是在台北地價首善的信義區,但其實卻是在松仁路底的不起眼巷弄裡,要不是有人介紹刻意前往,可能一輩子也不會踏足這個地區。
美食前折磨
直到找到這裡,才恍然大悟,這不是「十間餐廳」而是「食間餐廳」,也居然是在這窄小的長庚醫院後巷裡。這家不起眼的餐廳門口前,吉米那個要不得的先入為主爛觀念竟油然而生:「不太相信這裡會有好友Monica推薦所謂的美食存在…」雖然感覺是被呼愣了,但既然有美食,吉米還是舉步維艱的慢慢踱向這間位於地下一樓的餐廳。
幾乎與一般習慣位於一樓光鮮亮麗店面的餐廳有著一種沒有期待的期待,進入地下室的餐廳就好像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前往地獄般的拖著不情願的腳步。後悔著允諾的情事,這不是好友的救贖呀,感覺有點像是被陷害漸漸步入煉獄一般,一階階的後悔著一次次的邀約允諾。說真的,直到這個時候吉米還真的蠻後悔答應邀約的,但神奇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餐廳搜尋小插曲
說真格的,這間店面天生就位於不好找的地點,吉米迷路了幾次,而且還是在有衛星定位的情況下,也不是找不到,而是因為兩邊都是單行道的緣故,要進入這條巷子還真的必須要對這個區域很熟,才有辦法開車或是騎機車,不然還真的要步行,因為連單行道都不標示的衛星導航對台北市這樣單行道一堆的區域還真是沒輒。
之所以說神奇,也就是因為在步入台階之後,發現餐廳所營造的氣氛巧思下,著實讓吉米的想法開始有了一百八十度轉向的絕對驚豔。吉米在餐廳裡的四人桌上,找到了一種容於廝卻也獨處於廝的特別感受,也就是說在開放設計的空間裡,你屬於這個沒有帷幕空間中的一員,也因為巧思讓每一根柱子不突兀的巧妙劃分出了為個人暫留的美食獨享空間。
如果是自己一個人,或是情侶兩人,甚至是好友三人或家庭四人,在這樣共處卻不干擾的開放空間中,四方小桌加上暖色系的氣氛燈下,讓人真的覺得有回到家與家人共享或好友小酌的甜蜜契合感。
餐廳氣氛二(屬於團體的美食分享空間)
一間餐廳的空間規劃最難的就是在大團體與小族群之間的空間取決,如果為了契合大團體就免不了大圓桌,一但有了大圓桌,卻讓空間的靈活度瞬間變低,當小族群多的時候,反而變成有空位卻要排隊的尷尬氣氛;如果為了小族群而考慮,小方桌就是最佳選擇了,但卻也出現大團體無法共桌的歡樂氣氛而排斥前往聚餐的意願。
餐廳的規劃中,就看得出來主人對於空間利用的用心,不僅善用樑柱區隔那種方桌獨處的溫暖和諧氣氛,在幾個大圓桌的邊角擺放規劃,適合團體聚餐的大圓桌與整個開放空間延伸的巧妙構思下,如果可以每個月都帶一堆好友來這裡分享美食的熱絡氣氛還真是不錯的選擇。
餐廳茶品:不知名的佐茶品
吃飯時總喜歡找一個有免費提供淡口味清茶的餐廳,因為在悠閒的氣氛下,一邊品嚐著美食,一邊酌著淡淡的茶香,會讓心情著實沈澱不少。在很緩和的氣氛中,去品嚐廚師的用心,利用這一餐的滿足去洗滌原本庸擾的的都會生活模式。在食間餐廳這杯西式咖啡杯所呈現的淡茶用心之中,開始了小貓、艾瑪、衛斯理與吉米這一群相約而來的饕客饗宴…
對這一類燉煨的菜餚,很多年輕人幾乎是不會主動去嘗試,大概是既定觀念中,總覺得慢火燉煮的東西是專屬於歷經風霜的那些前輩。煨的是耗時的青春年華,而習慣於一切以迅速切實為前提的年輕族群大概第一個排除這些選擇。
食物烹調的技巧之中,除了美味之外,可以將菜色烹調到令人食指大動,這就得靠廚師的創意巧思與火侯控制了。這道菜上場之前,因為不是吉米點的菜,除了知道北菇就是冬菇以外,北菇、鵝掌與吉米的腦袋中的美食記憶幾乎沒有任何連結。但菜一上桌後,這種除了香味的嗅覺刺激外,這道菜的視覺饗宴也開始挑動了那隻拿筷子的右手。
很快的夾了一隻鵝掌放在自己盤內,極致的想要去品味這道菜的美色挑逗中,倒底是隱藏了甚麼樣的味道。利用清茶潤口,第一口咬下鵝掌的初體驗後,才知道這道菜隱含了多少廚師的經驗以及掌廚功力。
殘留口中的餘味有廣式菜色那種懷念的南方蠔油味,又有一點點小時候眷村體驗的那種北方火腿香,加上有一種奇特卻難以勾勒的海鮮餘味,這幾個來自於南北兩方以及海陸兩區的調味真的是恰到好處,沒有格格不入的雜拼調味,有的只是一種可以倘佯原味調和的廚師創意手法。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而詢問,才知道這道菜使用了頂級的埔里北菇、金華火腿以及神奇的金勾蝦提味,在24小時的小火慢煨之後,讓整個肉質肥厚的鵝掌與這些頂級的佐料完全化開後並融合在一起。
品嚐的過程中,會發現這些食材全部都是主角,努力扮演著自己的主味;也全部都是配角,稱職擔任烘托出別人的輔味。重點是在整個調理的過程中,竟然只巧妙利用了陳年蠔油微鹹,並沒有使用任何調味料,除了美味之外,也品嚐到了廚師基於保護食客那種少油低鹽的健康概念。
接著上場的主角是泛著濃稠甜味的海鮮鍋,整個暖色系的黃白視覺體驗中,在這寒冷的十二月天真的是有股暖流從心中竄出,這是一道擁有神奇甜味的海鮮鍋物。
在開動前,不免俗也不禮貌的拿著母匙翻弄著整個鍋內的煮物:魚、蝦、蛤蠣以及花枝是葷類,豆腐、花椰菜以及玉米是素類。品嚐火鍋之前,吉米習慣先是湯頭,但不嚐還好,這一嚐,被一股迷人的鮮甜味所吸引,這不是糖的濃烈甜味,也不是味精的粗糙甘味,更不太像台式火鍋喜歡使用的甘蔗提味,但這種味著實讓吉米著迷…
好奇的想要瞭解這道餐點的湯頭味來源,避開了海鮮類,直接挑選最難入味的豆腐以及玉米來品嚐。發現這似乎不全然是西式的烹煮手法,一般西式的南瓜湯喜歡使用勾芡,這道黃金海鮮鍋沒有勾芡的那種西式濃烈湯味,反而是將南瓜的蔬菜甘甜與海鮮的鮮甜完全打散,並給予了另一種組合的融合境界,在濃烈的香味中,品嚐到的是那種清新爽口卻濃烈滿足的煮物原味。
這道菜上場後還沒有動筷子前,吉米並沒有特別的精豔,或許因為吉米是肉食性動物的關係,總是對這些蔬菜有點生疏感,除非廚師有很好的烹調功力,才有辦法一改吉米這個天生肉食性的頑劣個性。
但也的確如此,在品嚐一口之後,發現這道菜的主要提味在於XO醬,利用蝦的干物以及海鮮類的食材,將XO醬的貴族味完全激發到無法抵抗的地步。奇怪的是,XO醬一般都會濃烈的甜與鹹的厭惡感,而這道菜的XO醬似乎不太一般…也因為這道菜,餐宴後精豔的也就上場了。
對於從小吃魚長大,天天吃魚吃了數十載的吉米而言,魚永遠是吉米最挑剔也最容易被討好的一樣食材了。這菜是吉米最喜歡的一道菜,甫一上桌,吉米並沒有特別想吃,認為這是中式料理慣用的鱈魚料理,只是被攝影主題最喜歡用的黃、綠、紅三種顏色所吸引(其實,這時吉米不小心想到了麥當勞的王立宏廣告)。
原來食物的烹調也是一種藝術,感覺有種萬物歸宗的感覺:學畫時,嘗試去將不同的顏色畫成一幅迷人的感動;學音樂時,嘗試將不同的音符譜成一曲動人的感受;學攝影時,嘗試將不同的主題勾勒成一張憾人的創意。而廚師也是,他們的創意是在一道道咀嚼在滿足中的料理激情,不管是顏色視覺還是食材味覺…
煮魚最難的就是將魚的鮮甜精華味包埋於魚肉之內,這道菜完美的魚肉外型,當時覺得應該是用蒸的,也的確是用蒸的,蒸的好處就在於魚肉的精華鮮甜味會被水氣與高溫完全封埋於肉之內,當一口咬開魚肉時,會發現整個流出的湯汁會讓食客完全倘佯於海鮮料理中的頂級享受。
在拍攝的過程中,這道菜的完美構型與顏色搭配,讓對桌的朋友已經忍不住磨刀霍霍了。但最為感動的瞬間是在撥開魚肉入口之後,才發現這是義大利菜慣用的魴魚,而一反常理的更是魴魚於義大利菜不是煎就是炸,原來蒸的魴魚口感之於鱈魚,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咀嚼的當中發現魚肉的口感居然會有些微的嚼勁,原來魚肉中混有各位需要去品嚐的秘密,這真的才會讓人體會什麼叫做頂級廚師的創意與用心…
蛤蠣角瓜並沒有很大的創新轉圜餘地,不管是台式快炒還是中式料理,這道路邊攤的常見料理並不會讓人有很大的期望,但越是簡單的食材就越容易考驗出一個廚師對於抓襟見肘的主題時,所選用的料理用心與擺盤創意。
這道菜的擺盤如果缺了這個襯托出角瓜鮮綠的盤子同心紅,可能冷掉都沒有人會去碰,但是擺置在桌上的菜我們可以看出原來烹飪未必僅止於味覺的完美,連視覺創意都是挑戰廚師對於完美那種近乎苛求的企圖心。
如果只是擺盤完美那就太小看這道菜了,在品嚐蛤蠣之前,角瓜佐湯頭是最容易試出這道菜成功與否的灘頭堡。米酒和高湯似乎與角瓜在舌頭上做一種對抗的拉鋸戰,在牙齒咬下的瞬間,整個鮮美的滋味完全炸開,就如同咬下多汁的甜橙一樣,滿足感會瞬間侵佔了整個口腔的味覺,並帶領著你嘗試去挖掘出那個還躲藏在背後那個飽滿多汁的蛤蠣伏兵…
主菜六:京城餚肉
「無竹令人俗,無肉令人瘦,東坡肉遜,京城餚肉酷!」這是吉米對這道菜的最佳也最俗氣的註腳。如果這次的聚餐中沒有那道完美的魚(其實是吉米因為愛魚而更有私心,世事難測,誰說評審不會有私心的…)這道菜有可能是本次的冠軍味。上菜後,吉米看不出來這是肉,直覺上一樣是排盤視覺上成功凸顯主題的一道菜餚。
因為擺盤的完美,忍不住又將這道京城餚肉再轉個方向,將肉黃、椒紅與菜綠的廚師巧思完整的留下記錄,為什麼會這麼俗氣的一直拍外型而不願意動手品嚐呢?是因為料理的色香味的「香」這一環出現問題嗎?其實沒有,只是俗氣的吉米還沒有體會到這道菜的殺傷力,只是一味俗氣的在品味它的美型美色。
在夾肉的瞬間,這肉捲的中間部位掉出了一塊毫不起眼的小人物,雖說是小人物,卻是整個菜餚最畫龍點睛的立功者。在入口前其實是有點捨不得,吉米實在有點像是小朋友,每次對於這種極致完美的食材總不忍心動手破壞,縱使最後還是會輸給想要大快朵頤的那一張嘴,但是對於完美食材那種要不得的悲天憫人心態卻是遲遲改不過來…
在咬開肉捲的瞬間,感覺好像整個世界全都為了這道菜而改變,鮮美、滑嫩、彈牙,或入口即化等等的形容詞在腦袋裡亂成一團,卻找不出一個完美貼切的形容詞,因為這些特色他都有,但卻輪番轟炸著你對食物美味那種原本既定的蕃籬圍牆。這是一種新的體驗,很熟悉卻又很新穎,有點像是天堂裡完美體驗的救贖,卻又有點像是地獄中邪惡誘惑的墮落。
像極東坡肉卻又不是東坡肉,整個五花肉沒過瘦也沒過肥的濃孅合度,這種油不是強烈厭惡的膩而是溫柔和順的潤,這才發現剛剛掉出的這個小人物所扮演的絕妙角色,原來是傳說中沒有草腥味的日本大根(蘿蔔),除了擔任去油膩的配角外,還提升了肉的甜味。
主菜七:香煎臘味蘿蔔糕
這份蘿蔔糕只有三片,但是在場的朋友含吉米總共有四位,為了嚐鮮,吉米夾走了最後一塊,讓阿貓這位因美食而認識的朋友扼腕了。為何急著品嚐這道極其平凡的的蘿蔔糕呢?因為越是簡單常見的食材,越容易看出廚師的用心與創意,主廚敢做出這道平凡無奇的菜就代表他對這道菜信心,也代表著這道菜隱藏了特殊的烹調手法。
吉米在這裡賣個關子,因為這位主廚食材掌控真的很恐怖,在座的四位朋友都品嚐出了蘿蔔糕裡加入了一個很特殊的東西,而這個恰到好處的提味配角就讓客官們自行去體會這個秘密,因為說穿了就不值錢了。當發現原來蘿蔔糕也可以這樣做的時候,就會發現這道蘿蔔糕不只是蘿蔔糕,而是廚師挑戰千篇一律的傳統味覺時所下的苦工。
在中華料理中,餐後的甜點一直以來都盡責的扮演著配角,去油膩、清口味,或是順腸胃的跑龍套角色。但是大概很少人會去體會甜點著實是一個決定完美句點的休止符 。
甜點可以讓宮廷裡的皇帝一餐結束後龍心大悅,繼而下令大赦天下;也可以讓皇帝一餐結束後忿忿不平,憤而下令株連九族。畫龍要出神入化還需要點睛,如果沒有點睛,龍如何飛騰翻耀呢?甜點就是中式餐點裡面的點睛品。
這馬來糕微甜且有淡淡的香味,似乎是奶香與起司的混合味,感覺有加一點點豆漿的樣子,吉米沒有求證,因為這個時候正倘佯在一場美食饗宴的Happy Ending之中…
屬於都會上班族的菜單創意
一家餐廳的選擇對於上班族而言,除了美味之外還需要有價格上的考量。通常除非是大公司或大單位,大多是一至四個人一起簡簡單單的解決掉有時間考量的午餐,所以根本不可能去點用合菜式的大餐。在翻閱菜單時,在左下角兩小行字中發現老闆的用心與企圖心,只要點一道菜再加20塊就變成了適合上班時的午餐解決方式,重點是老闆非常重視週一至週五午餐時間的上菜速度,吃飯不用長時間等待的賣點絕對會是上班族的最愛。
主人的特別招待
餐後,來了一個特別的驚喜,原本以為是甚麼令人期待的餐點,結果是四個包裝很漂亮的小禮物。這也就是提及XO醬雙脆這道菜時,那個傳說中不過甜不過鹹的密之調味醬,這是主廚特別只利用糖、鹽,以及金勾蝦所自製的特別調味醬,原本是有對外單獨銷售的,但好客的老闆與主廚特別致贈給吉米這桌的每一個參與這饗宴的朋友。
郭家盛師傅,傳說中阿基師親傳的徒弟。在XO醬雙脆上菜的時候,郭師傅特別出席解說今天享用的每一道菜,而正巧也坐在吉米旁邊空著的座位,或許是郭師傅靦腆的關係,吉米一時之間也找不到話題向郭師傅請教。
直到蟹黃鮮魚捲的魴魚創意時,吉米才開啟了封鎖在郭師傅內心的烹調傳奇,初次聽到郭師傅的口音會以為他是來自香港的華僑,但是後來才知道他是韓國華僑,曾任職於朝鮮大飯店,又得過韓國優等廚師獎的超級大廚。來台之後也在國賓及環亞飯店任職過,並在阿基師的指導下獲得中華美食展競賽銀牌以及創意組銅牌。
也因為從北方料理一直鑽研到南方料理,甚至是日式料理、台式料理與西式料理都涉獵過。從料理中不難發現,郭師傅非常擅長這種打破料理食材蕃籬的無國界料理手法,總是會在菜色中找到一個與眾不同的料理創意與原味堅持。
除了料理的技術外,吉米私底下請教了郭師傅一些廚師的信念,讓吉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阿基師對於郭師傅的引導,以及郭師傅也一直堅信不移的廚師信條:『當廚師穿上這件代表神聖的白袍時,就如同穿著神聖白袍的醫師一般,醫師用刀去將病人救離病痛,而廚師也是用刀去讓食客遠離病痛,不同的是醫師是醫病,而廚師是養生。』彷彿那句熟悉的誓言又迴盪在耳邊:當准許我進入醫業時,我謹以赤誠宣誓,我將以我的生命奉獻為人類的健康服務 …
我在找尋,找尋一種遠離塵囂的天堂;我在品嚐,品嚐一種打破藩籬的味覺。總覺得這個天堂好遠,總覺得這種味覺好陌生。或許真的是沒有用心,因為天堂就在咫尺,一個轉角,一個小憩,都會有天堂的存在,只要有心;或許真的是沒有用心,因為美味就在身邊,一碟小菜,一碗白飯,都會有美味的堅持,只要有心。
我找到了,找到了一個遠離塵囂的食之味天堂,感謝好友Monica,也感謝一起品嚐美食的其他三位朋友,以及郭家盛師傅與食間餐廳的老闆。在食間餐廳中找到了自信與堅持,找到了一種對於信念的堅持,不管是美食或是生活,只要有心隨時都是天堂,塵囂又能奈我何…
食間餐廳之吉米攝影小心得:
食間餐廳的採光是屬於偏黃的暖色光源,如果需要拍出正確的食材顏色,除了可以利用ExpoAmigo白平衡晶晶板來做白平衡校正外,也可利用閃光燈做60度或75度角的跳燈及自動閃燈白平衡。因為天花板不高,所以跳燈效果會很不錯,可以善加利用。但記得一件事,拍食材儘量不要直打,會拍出非常生硬的食材色澤,而且如果有會反光的食材的話會很難控制反射光。因為這不是棚拍,一切都必須真槍實彈的來,沒辦法用乾冰造假或是棚燈補光之類。
另外善用平視角(可以利用直角觀景器)以及超大光圈廣角去把現場的氣氛帶進照片,讓現場的暖光源背景以及背景的顏色可以變成照片裡的迷人散景,如果想要超夢幻的感覺可以開最大光圈F1.4至F1.8,但是要小心失去主題性,如果要兼顧食材的清楚銳利與散景的襯托,可以開啟F2.8至F4左右。儘量不要千篇一律的利用45度角拍,很容易變成每張照片都只有白色桌布當背景,完全無法融入現場的熱絡感。
吉米使用之攝影器材:
Nikon D50 + Sigma 24mm F1.8 Macro(主力)+ Sigma 18-50mm F2.8 Macro(輔助)
Nikon SB-800 + 海鷗二代四型垂直觀景器
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19巷2弄7號B1-長庚醫院正後方
(02) 2178-3879(營業時間:AM11:00~PM09:00)